蒋立,民企中的绿色英雄,为1.5℃温控目标筑起防线
南京10月12日电(唐娟 葛勇 宋宇晟)33年,足以见证一个孩童的成长,对于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及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来说,这33年的历程是他从品牌代理商到自创品牌的奋斗史,是这位节能领域的“捡漏者”不断求新的转型历程,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成为“隐形冠军”的生动缩影。
“别人是谈生意,我们是去问、去学。”蒋立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天加”二字在他眼中的含义,在天加33年的创业历程中,这种紧迫感一直存在,而这种紧迫感也在推动天加不断前行。
从1991年成为空调代理商,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环境制程和ORC地热发电装备公司,天加的每一步跨越都是“死磕”技术的结果,制冷专业出身的蒋立,上世纪90年代进入空调领域创业,创业初期,蒋立就一头扎入到技术攻关中。
谈及那段岁月,他感慨:“当时,技术研发手段落后,遇到技术难点无法解决,我们就到高校请教专家,甚至跑展会,别人是谈生意,我们是去问、去学。”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迷宫式密封结构空气处理机组,这一技术使得天加的空气处理设备(空调)的漏风率最低可达0.029%,较国家标准提高30多倍,解决了行业痛点,也为天加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卖空调是天加的起点,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天加从这一起点不断生长,从空调逐渐扩展到空气处理业务板块。“大家都知道空调是提供制冷或制热的,但这并不是空调的全部,它还可以调节湿度、颗粒物、化学浓度等等。”蒋立介绍,这些不同维度都可以通过空调做到“极致管控”。
“生物制药除了温度、湿度、菌落都要做的极致管控以及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还有医院的负压系统,要保护医护专家不被病患感染,手术室等区域不只要控温、控菌,还要分区控制温度。”沿着这样的技术路线,天加将空调的生意做成了“空气的生意”。
天加空气环境制程板块的“空气净化”业务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并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其生产的空气处理设备15项关键指标中,70%与世界最高标准相当,另外30%世界领先;在国内微电子行业、医院手术室、生物制药等专业空气制程领域,市场份额均超过40%;产品应用场景从鸟巢、水立方到C919大型客机的生产车间、城市地铁。
“没有核心技术,绝对不能接受。”蒋立说,在蒋立看来,创新,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公司自我驱动的最大能力值”,创业初期,他就带着团队列出了十余项制冷行业中的“卡脖子”技术和行业痛点,最终决定先从漏风率作为突破口,并在这一单项上取得突破,也是从这里开始,天加开启了自己的“隐形冠军”之路。
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是指不被公众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很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企业的发展路径往往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势息息相关。
蒋立说,在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天加必须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自2015年开始,天加环境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在世界各地频频布局“落子”,天加环境并购的海外低温发电技术品牌,让天加逐渐掌握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领域的技术,并快速消化相关技术应用到市场,逐步把地热发电频谱完善成全系列。
“技术路径的变化必然带来市场的变化。”蒋立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中低温发电技术逐步应用在中国各大工业领域,比如钢铁、冶金、水泥、石化等行业的工业余热,都可以将其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2021年,天加在地热、干热岩应用领域创造两个第一;2024年4月,天加能源应用的“大型高效径向多级离心透平ORC发电技术成果”被认定为国际首创,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天加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业务版图几乎已遍布全球,其生产的低温发电机组及系统远销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土耳其、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球地热装机量突破1000MW。“将社会多余能源变成有价值能量。”在蒋立看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天加的机遇就是围绕国家的绿色发展大框架推动自身发展。
而这次天加向绿色发展的转型还有着更宏观的背景:公开报道显示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世界气温已经升高1摄氏度多一点;联合国一份报告说即使迄今为止所作的所有承诺全部兑现本世纪气温仍将平均上升2.7摄氏度;而在旨在限制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的《巴黎协定》中各国承诺“努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下作为《巴黎协定》缔约方之一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蒋立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热发电技术有着巨大应用前景:“如果将地球一千米到一万米深的地热全部利用起来其热量将是已发现的煤油天然气热值的数万至数十万倍再加上工业余热LNG冷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技术路径将开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蒋立笑称自己是节能领域的“捡漏者”:将社会中多余的能源利用技术的手段变成有价值的能量他介绍中国在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方面已走在国际前沿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地热勘探高温钻井装备制造和工程设计建设等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链等已具备领先能力。“天加做的实际也是一项事业。”蒋立说希望通过自己先走一小步为地球控温1.5℃“搬砖”也为绿色发展的未来添加希望。
文章评论